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月25日上午,我校在D1—620会议室举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礼教融合·德技并修:中华优秀传统礼仪融入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与范式构建”申报工作启动仪式。校长于建昌、副校长周志礼、项目组全体成员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会议。此次会议标志着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的申报工作正式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启动仪式上,周志礼作动员讲话时指出,本项目源于我校自2019年9月起持续深耕的“孝悌文化浸润工程”,历经近六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升华,已凝练形成一套“文化浸润—行为养成—德技并修”三位一体的育人新范式。该成果首创“四维一体+五维融合”双螺旋育人模型,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重技轻德”“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割裂”等根本性难题。其独创性与显著的育人成效,为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强调,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我校办学特色与育人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与升华,要求全体成员提高认识、凝聚共识、全力以赴。
项目总负责人晏红随后就成果的核心内容与申报计划做了专题汇报,详细阐释了成果如何通过“一套体系(双螺旋课程与活动体系)、两大引擎(技术赋能与评价创新)、四维协同(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主体融合)” 的实施框架,将“敬、诚、礼、和”的文化基因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汇报还展示了丰富的学生成长数据、典型案例及已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并公布了详尽的倒计时分工与执行计划书,明确了各工作组在材料凝练、数据支撑、视频制作、成果推广等方面的职责与节点任务。

于建昌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项成果是我校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彰显职教类型特色的重要标志。他要求,各部门要为申报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举全校之力将这项凝聚了全体师生智慧与心血的成果打磨好、展示好,力争在国家级平台上取得优异成绩。
本次启动仪式的成功举行,正式吹响了我校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最高荣誉的号角。下一步,学校项目组将严格按照计划,精诚合作,深入挖掘成果亮点,精心打磨申报材料,确保高质量完成申报工作,全面展示我校在培养新时代德技兼备大国工匠方面的卓越探索与贡献。